相关问答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把法定继承人分为两个顺序加以规定: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同时,民法典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赡养...
子女都有继承遗嘱的权利也就是法定继承但是如果父母立下遗嘱归一人所有那么就是遗嘱继承在我国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只要遗嘱有效公证程序合法有效房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遗产范围的界定:公民的合法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日用品;公民的树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书籍和资料;法律允许公民的全部生产资料;公民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住房公积金等其他合法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
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一方有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财产保全,或者是申请支付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根据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13人已浏览
729人已浏览
890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