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2、宣...
a、这个时间是无法确定的,可能是一审判决后被告人直接履行判决,也可以是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最后是执行程序。 b、如果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案件开庭之后一般是两个月内会出判决书,案件争议大或者影响大的,出判决的时间就会晚一些,当事人可以给法官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展,传票上有法官联系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二条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 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这和第几次起诉没有关系,离婚的诉讼和其他诉讼也没有区别,诉讼都有审限,简易程序是3个月,普通程序是6个月,就是看你开庭时有几个法官,有一个法官就是简易程序,从立案那一天开始计算3个月,必须出判决书,当然,如果被告无法送达,用的是公告送达的话,公告期的60天时不计算入审限的。
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诉讼案件开庭后几天判决,就离婚诉讼案件来讲,法院是否判决离婚不是根据开庭次数确定的,通常情况下一宗诉讼案件的一个审理程序法院只开庭一次,当然也存在进一步查清案件事实,需要第二次开庭的情况。但是否判决离婚法院会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为原则。在实践中,什么时候下判决,应该根据法院是否当庭审判来决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因此,法院的判决书会在审结期限之前下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7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