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必须有欺诈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对方陷入错误意思表示,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必须实...
1.须有表意人在客观上正处于急迫需要或紧急危难的境地。 2.有行为人乘人之危的故意,即相对人明知表意人正处于急迫需要或紧急危难的境地,却故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不成立,有多种情况,包括合同无效的不成立,也包括合同缺乏要件的不成立,还包括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不成立。一般合同不成立主要包括前面两种,即无效的不成立,和缺乏要件的不成立。 《民法典》第八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合同成立时间】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签订合同成立的要件: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合同的成立,是指当事人经由要约、承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即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建立合同关系,表明合同订立过程的完结。
合同成立,指当事人经历要约、承诺,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成立合同的要件包括: 1、合同具有相对方,且相对方均具有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2、相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订立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规定; 4、相对方能就订立合同等事项协商一致; 5、合同成立的其他要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1人已浏览
520人已浏览
86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