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员工入职规定范本为规范公司员工的入职管理,降低用人成本确保公司和入职员工的正当权益特制定此规定:1录用人员条件十八周岁以上身体健康,无任何慢...
甲方: 乙方: 日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自愿签订本合同,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转载以下资料,如有具体问题再进行探讨企业或部门里的员工各种各样,针对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员工,部门经理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1.功高盖主的员工功高盖主的员工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舍弃掉太可惜,因为这样的员工的确有非常强的工作能力,能够为上级承担很大的工作责任。但是留在自己身边又觉得挺危险的,担心这样的员工是否会有不利于自己的举动。对他们的管理建议如下:(1)只要看到他们在工作中做得好的地方,就一定不要吝啬你对他们的夸奖;(2)让他们享有功劳,甚至可以将功劳让给他们;(3)用更高的标准去激励他们。如果以上的做法都不能够很好地奏效,就一定要加强与这些员工的沟通,研究其特征后,或者变换其工作的内容,或者分派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任务给他们。如果效果还不佳,那么我们就要从自身寻找答案了。2.有个性的员工标新立异的员工往往都有鲜明的个性,聪明好动,一般不怎么合群,因为个性太强容易引起冲突,使得人际关系恶化。此类员工会有各种奇思妙想,公司的制度对他们来说是个障碍。3.脾气暴躁的员工脾气暴躁的员工喜欢冲突,甚至制造事端。他们直率而又敏感,对任何批评都会耿耿于怀。但是这类员工往往很重感情,讲义气。对于这类员工,部门经理应尽量采用表扬和建议的语气,避免使用批评的语气。(1)表扬他们在工作中做得好的部分,建议他们将工作中不太满意的部分做得更好;(2)在他们发脾气的时候暂时回避,甚至采用故意低声的方式缓和局面;(3)理解他们的想法或情结,用委婉的语言提出试探性的问题,找到真正的原因;(4)鼓励他们自己来做决定。4.平庸的员工一般来说,企业或部门中特别优秀的员工占20%左右,表现很差的员工也占20%左右,很大部分的员工成绩居中,也就是说水平能力一般。业绩平平的员工构成部门的主体,占到60%左右,那么,对这些员工应该如何管理呢?(1)重视他们的意见本身业绩平平,不出众,所以这类员工会认为上级不会重视自己,如果部门经理给予他们充分的重视,并超乎了他们的想像,则会让员工感到惊喜,感激的心情油然而生。(2)加强感情上的交流对于这个部门的主体,部门经理需要加强感情上的交流,保持良好的关系,获得主体的支持。可以通过赠送小礼物这一类的手段来加强感情上的交流。(3)为他们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为这类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让他们感到部门和公司都非常重视他们,需要他们,从而产生更大的动力。(4)定期帮助他们总结定期帮助员工总结,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提高业绩。5.追求完美的员工追求完美的人对自己的要求甚高,从而对别人也会提出过高的要求。追求完美会浪费时间,耽误工作进度,但这样的员工做任何事情都精细准确、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善于解决别人弄不清楚的问题。如何与完美型的员工一起做事情呢?(1)实现你的诺言,因为他们敏感而且容易受到伤害;(2)遵循规章制度办事情,不要突发奇想或者是有任何的越轨行为;(3)更细致,更精确,更理智;(4)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工作计划的优劣;(5)工作中充分表现出你的务实精神。有后台的员工有后台的员工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多几个后台对企业并没有坏处。部门经理应该怎样管理他们呢?7.爱找碴儿的员工爱找碴儿的员工会影响团队的士气,造成消极悲观的气氛。他们可能因妒忌别人的成就,造成本身的不安全感,所以事事都泼上一盘冷水。部门经理对待这类员工,应做到:(1)事先与他们商量,让他们有参与感,沟通时尽量用“咱们”。(2)开诚布公地请他们发表反对意见,给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3)如果这种态度影响到其他员工,就要直接指出来,给他压力。但是不要做人身攻击,以免两败俱伤。(4)合理利用爱找碴儿的员工。8.光说不干的员工有的员工能力虽强,但光说不干,一旦出现失败就把原因归咎于别人。对待这类有能力却缺乏工作意愿的下属,部门经理不能生气,而是要分析他们的心理,事实上这类员工的心理比较脆弱,他们也渴望被别人接受,针对这样的心理我们要表示愿意帮助他们。此外,如果他们的行为影响到其他员工,部门经理就要指出来,要求他们改正。可以考虑将高难度的工作交给他们,或者请他们当内训师。同时,我们也要回过头来看看公司的激励政策是否有效。9.闷葫芦型的员工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没有反应,这就是难以交流的员工,使人感到压抑和沉闷。对于这类员工,要尊重其性格特点,耐心地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在刚刚开始沟通的阶段多问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顽固不化”分子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直接接触法直接询问他,刚才我们说了什么,让他重复一遍刚才谈话的内容。(2)预防式在谈话之前提醒他注意。(3)处罚法如果不能把工作连贯地进行下去,就不让他参与。(4)间接的方法如果语言交流比较困难,可以采用其他的交流方法,比如说书信、发邮件等等。
甲方:_______________贸易有限公司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同意,自愿签订本中国劳动合同范本,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第一条 1、本合同期限类型为有固定期限合同。 2、本合同有效日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其中年月日至年月日为试用期) 3、本合同期满,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二、工作内容 第二条 1、乙方同意根据甲方工作需要,在公司担任岗位的工作。2、甲方可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及乙方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 3、乙方在受雇于甲方期间应始终保证按照甲方的要求完成交付的工作任务,履行职责。 4、乙方在合同期内不得以任何形式从事其他公司的工作或私接业务。
规定如下: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一条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由本规定附录列示。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进行调整。 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第十条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困难。 第十一条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对用人单位遵守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妇女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二款、第七条、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按照受侵害女职工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附录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按照受侵害女职工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附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有关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造成女职工损害的,依法给予赔偿;用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同时废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08人已浏览
1,564人已浏览
657人已浏览
3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