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第二审程序抗诉,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 2、审判监督程序抗诉...
1.第二审程序抗诉,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2.审判监督程序抗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第二审程序抗诉,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 2、审判监督程序抗诉,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第二审程序抗诉的条件是: 1、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 2、确有抗诉的必要性。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为有抗诉必要,依法提出抗诉: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证据,未经庭审证即作为裁判的根据,导致裁判错误的。 2、人民法院不采纳公诉人庭前收集并经庭审质证的有效证据,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决无罪或改变事实认定,造成错误裁判的。 3、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行为,影响公正裁判的。 4、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错误,量刑虽然未致畸轻畸重,但社会影响恶劣的。 5、因重要事实、法定情节认定错误而导致错误裁判,或者因判决、裁定认定犯罪性质错误,可能对司法实践产生不良效应的。
刑事二审抗诉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原判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2、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3、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查明事实后可以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向法院起诉”和“起诉到法院”是语义的差别,不过,在“公诉转自诉”时,一般用“向法院起诉”来表述,而“自诉”则用“起诉到法院”来表述。 一审自诉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即“侮辱、诽谤、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侵占”五种罪名,属于法院不告不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即“故意伤害(轻伤)、非法侵入住宅、侵犯通信自由、重婚、遗弃、侵犯知识产权、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和可能判处3年以下刑期的《刑法》第四、第五章罪名”。(三)公诉转自诉。 其中,“自诉”前两种情形一般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而“公诉转自诉”,则一般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公诉转自诉”,实质上案件性质是公诉案件,其立案管辖权属于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法院仅仅是审判机关,只有在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法院才会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中,而当事人不能直接使法院进入到刑事诉讼程序中。但由于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拒绝立案,所以,从司法救济的角度,法律允许被害人向法院直接起诉,进而,法院对这类公诉案件享有了立案辖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7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