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第81条规定的,指的是被判处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
根据第82条的规定,依照程序进行。此外,根据刑法第81条第1款规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因犯罪分子具有特殊情况,不受执行刑期限制的假释案件,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分子在假释考试期间没有再犯新罪,在判决宣告前没有发现漏罪,没有判决,没有严重违法行为。假释考试期满的,认为犯罪分子的原判刑已经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假释犯罪分子在假释考试期内,应当依法进行社区矫正。本法第八十六条没有规定的,假释考试期满的,认为原判处罚已经执行,并公开宣告。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假释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使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复归社会、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申请假释一般需要以下材料: (一)《提请减刑建议书》或者《提请假释建议书》; (二)终审法院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 (三)罪犯计分考核明细表、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 (四)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 (五)提请假释的,应当附有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关于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报告; (六)根据案件情况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假释程序: 一、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 二、监狱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收到监狱的假释建议书后审查其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齐备、程序是否合法; 三、人民法院在审查案件材料后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裁定予以假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3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