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房屋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
三年。医疗纠纷损害赔偿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起诉期限延长至二年,与司法解释的精神相一致。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若干解释》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可见,司法解释已经认可了二年起诉期限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为保持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对于起诉期限作出相应修改是当然选择。《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不是二年,而是六个月,该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先申请行政复议后起诉的,有效期限是十五日,从当事人收到复议决定书或者复议期满之日起计算。
起诉期限延长至二年,与司法解释的精神相一致。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若干解释》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可见,司法解释已经认可了二年起诉期限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为保持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对于起诉期限作出相应修改是当然选择。《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7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383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