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是的,犯罪准备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犯罪准备是指直接有意犯罪的做法。人们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要求的状态,以实施某种可能导致预定危害结果的犯...
属于,犯罪准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惩罚的本质目的是通过惩罚犯罪实施者来威慑和预防犯罪。虽然犯罪准备尚未实施,客观上没有造成损害,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预备也构成犯罪,需要定罪,情节显著轻微可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认可了这一学说,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停止了构成犯罪。犯罪预备的停止即停止预备犯罪,犯罪人不再继续为实行犯罪做准备,但是由于其已经存在犯罪故意,且可能会面临预备行为带来的危害,所以依旧构成犯罪,但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85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457人已浏览
2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