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的相关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
婚姻诈骗罪的认定是以借婚姻索取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并构成犯罪的行为。诈骗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非法集资(根据《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对起组织、从犯时、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对共同诈骗犯罪、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当不能区分主犯,以实际分得的2万元认定犯罪数额。据此,以实际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以20万元计算犯罪金额,对其他人员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诈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诈骗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 一是虚构事实; 二是隐瞒真相。 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其次,诈骗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诈骗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 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9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25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