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什么情况下酌定从重处罚本文主要从主体方面、主观方面、客体方面和客观方面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犯罪客观方面1、犯罪对象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
一、犯罪客体方面1、犯罪对象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2、没有造成危害结果或者危害结果较轻的;3、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危害结果的;4...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少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二)被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及时纠正,无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7、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8、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9、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0、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医疗款物的《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下列情形酌情从严惩处:第二条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移民、救济:(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二)诈骗救灾、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优抚、扶贫、抢险、防汛;(五)造成被害人自杀;(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8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262人已浏览
3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