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2.我国《民法典...
1.《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法定结婚年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2.第一千零四十九条【结婚登记】要求结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男女法定结婚的年龄: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八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不到这个年龄就不能结婚,只有达到或高于这个年龄才能结婚。未到法定婚龄就结婚的婚姻是无效的。
1、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2、法定婚龄是指法律规定的允许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都要达到或超过这个年龄才能结婚,结婚的最高年龄没有限制。婚姻关系的性质和特点要求男女双方都必须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必要的身心条件,能够对婚姻作出判断,在婚后承担家庭、子女和社会的责任。 3、民法典确定的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的法定结婚年龄,既考虑了男女社会青年的身心健康发育,又考虑了国家内部控制中国人口,城乡人民群众的接受教育程度,是符合目前我国基本国情的。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7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266人已浏览
1,3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