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盗窃与侵占的区别:1。前者侵犯的对象是财产的占有权和所有权,后者侵犯的对象是财产的所有权;2。前者客观上表现为秘密盗窃,后者可以是秘密、半开...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盗窃大量公私财产或者多次秘密盗窃公私财产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代为保管的他人财产或者他人遗忘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概念区分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盗窃罪,是指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区别与差异 侵占罪和盗窃罪都以他人财物为对象,都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主观上都是故意,并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但是,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1、犯罪故意的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不同。前者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非暴力的手段非法占有自己业已持有的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后;后者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不为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知道的秘密方法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之前。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前者的手段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的或半公开的;而后者的手段只能是秘密的手段。 3、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前已经持有的他人财物;而后者的对象则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前并不持有的他人财物。其中犯罪对象方面的差异应是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关键的因素; 4、是否退还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前者必须是拒不退还或交出他人财物的,才构成犯罪,而后者即使窃取他人财物之后又主动退还的,也已构成犯罪,主动退赃行为只能作为一个酌定量刑情节来考虑。
普通侵占罪和盗窃罪均属侵犯财产类犯罪,两罪的犯罪对象都是他人的财物,主观上都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但两罪又有显著的区别,这表现在: 1、犯罪的前提不同。侵占罪的行为人在侵占他人财物之前,必须已实际持有或控制他人财物。 2、犯罪目的产生的时间不同。侵占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发生在实际持有或控制他人的托管物以及拾得他人的遗忘物和发现他人的埋藏物之后而盗窃行为人的不法占有目的,则发生在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之前。 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侵占罪的行为,是对自己已实际持有或控制的他人的托管物、拾得的他人的遗忘物以及发现的他人的埋藏物,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从而实现非法占有。
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共同点都是财产型罪名,都是非法取得他们财物。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着手这财产是不是由行为人合法占有的,如果是将自己合法占有的财产变为所有就是侵占罪(比如你朋友拜托你保管某件东西你占为所有了就是侵占罪);如果一开始就没合法占有过那就是盗窃罪(比如火车上你让旁边的人帮忙看下行李结果他拿走了这就是盗窃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8人已浏览
1,431人已浏览
1,081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