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行政复议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
我国法律规定的行政诉讼起诉期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对法院的行政裁定不服,被上诉人是行政诉讼的对方当事人,而不是法院。2、《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五条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均提起上诉的,上诉各方均为上诉人。诉讼当事人中的一部分人提出上诉,没有提出上诉的对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其他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补充回答:被上诉人是原行政诉讼的被告。如果有第三人,被上诉人还包括第三人。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确定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方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起诉的,起诉期限在十五日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直接向法院起诉的,起诉期限一般在六个月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9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