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233条中,就过失致人死亡罪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要求,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如果犯罪情节比较轻,那么可以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首先,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客观行为,还是社会危害性上看,本罪均不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过失致人死亡和间接故意杀人之间界限比较模糊,故而在量刑上,因为罪名轻重不同,导致结果差别很大,但仔细去琢磨,其实也能够区分,前者是极力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后者是能够意识并且放任了结果的出现,主观因素是不同的。 同时,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之间也是容易混同的,构成犯罪与不构成犯罪的本质原因在于,这取决于死亡发生的概率大小,需要根据各种因素综合判断,存在相应的抗辩空间。
过失致人死亡罪,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之规定,依法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据该法的规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宣告缓刑,因此,宣告缓刑也是有可能的,但不是全布,主要结合赔偿、案情等客观因素而决定。
1、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对于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分子进行量刑判断,所依据的条件包括:导致被害人死亡、行为人实施了导致被害人死亡的行为、被害人的死亡和该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等。 2、《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1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89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