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如果没有造成严重事故,没有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如果造成严重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
要看车主和司机的关系,如果仅仅属于帮忙,一般就要有司机独自负责赔偿;若属于雇佣关系,司机负法律责任、车主(雇主)负连带赔偿责任。如果肇事司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车子被撞后肇事者有逃逸行为的,受害人应该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让公安机关对逃逸者进行查缉。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一)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上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二)驾驶员涉嫌饮酒、服用国家控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三)驾驶员从事校车业务或者客运,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四)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号牌;(五)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六)一方离开现场的;(七)有证据证明事故是一方故意造成的。驾驶员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的地方,避免次生事故。如果驾驶员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受伤无法行动,车内其他人员应自行组织疏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辖区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调查计划,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调查计划,安排警力拦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调查控制系统进行调查。交通事故逃逸行为:1、知道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驶或者弃车逃离事故现场;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开车离开事故现场;3、交通事故当事人涉嫌酒后和无证驾驶,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返回;4、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往医院,但未报案,无故离开医院;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然把伤者送到医院,但是给伤者和家人留下假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离开医院;6、交通事故当事人在调查中逃跑;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不承认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该知道发生过交通事故;8、经协商未达成协议或未经协商支付赔偿费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第一百三十三条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8人已浏览
310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1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