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
交通肇事的界定标准有以下8个:第一,明知发生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第二,当事人认为没有责任,驶离现场;第三,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肇事赔偿金额有什么标准, (一)残疾赔偿金的确定标准《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5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1、残疾赔偿金性质的确定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还是精神损害赔偿这在理论和实务上并不是一个十分明确的问题。《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是以《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为依据,确定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是指对因残疾而导致的收人减少或者生活来源丧失给予的财产损害性质的赔偿,否定了法释[2001」7号《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残疾赔偿金性质的确定。 2、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认定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1条的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处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部分。 3、伤残等级的认定标准目前,我国关于伤残等级的鉴定标准可以说“令出多门”,针对不同人员的伤残,不同的主管机关制订了不同的鉴定标准。交通肇事案件中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一般应适用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残疾赔偿金具体计算公式: (1)残疾赔偿金(60周岁以下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x20年; (2)残疾赔偿金(60周岁以上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x(20年一增加岁数); (3)残疾赔偿金(75周岁以上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5年。当然,如果出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规定的“受害人因伤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情形,可按规定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确定标准以前对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标准是生活困难补助标准或者基本生活费标准,前者每月就是几十元,后者实际上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不过每月二三百元。《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则规定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也体现赔偿与损害的一致。同时,《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规定被扶养人是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60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这也有别于就办法规定的“未成年人计算至16周岁,50周岁以下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50周岁以上的按照5年计算。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道路交通事故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过错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应当承担全部责任;(二)因双方或者双方以上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道路交通事故过错,属于交通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汽车事故发生损失时,首先汽车保险第三方交通保险公司在交通保险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事故发生的各方按各自责任的大小分担责任。汽车和非汽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汽车方面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但有证据证明非汽车驾驶员、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法规、汽车驾驶已经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的,减轻汽车方面的损害赔偿责任。减轻汽车损害赔偿责任的比例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非汽车.行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的,减轻80%-90%的损害赔偿责任2、非汽车.行人承担事故主要责任的,减轻60%-70%的损害赔偿责任3、非汽车.行人承担事故同等责任的,减轻40%-50%的损害赔偿责任4、非汽车.行人承担事故次要责任的,减轻20%-30%的损害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非汽车驾驶员。行人故意造成的,汽车方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非汽车之间.非汽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或《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当事人的责任,按比例分别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6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