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知道或应当...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多久专利纠纷的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之日起计算。所谓"得知",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确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律规定,借条的法定诉讼时效期限是3年,已注明履行清偿欠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限从注明清偿欠款日期之日起算,对没有注明履行清偿欠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限从欠款人出具欠条的次日起算。 在诉讼时效期限内,首先你应当与欠款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再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 如果法院判决后欠款人依然不执行的,就构成了拒不执行判决罪,你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离婚诉讼的时间是多久要看具体案情。一般来说,第一次起诉对方不同意离婚的,法官都不会判决离婚,6个月后可以第二次起诉,第二次起诉,不存在特殊情况,一般都会判决离婚。实践中,第一次起诉加第二次起诉算在一起时间,快的是3个月,慢的是1年左右。《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时效一般从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什么是知道?法律没有做出相应的解释。一般来说,所谓知道,应当是指行政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以书面形式告知相对人行为的内容、诉讼权限和起诉期限,而不是道听途说。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依法口头告知,也必须做笔录。行政相对人通过非上述渠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不能视为知道。另外,不作为的行政案件,根据《解释》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起诉期限有三种方式:(一)自申请之日起60日;(二)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三)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可以随时起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9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253人已浏览
3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