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数额较大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没有成功的,如果是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l、构成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只有主观上具备诈骗的故意,客观上有冒用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刑法》第19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O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O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O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O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构成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只有主观上具备诈骗的故意,客观上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才能构成本罪。实践中有的信用卡持有人将自已的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借给自己的亲属、朋友等。在表现形式上使用人也是在冒用他人的信用卡,但使用人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是经持卡人同意的。虽然这种行为违反了信用卡使用规定,但是使用人在主观上并不是以非法占有持卡人的财物为目的,因此,不具备信用卡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纠正或者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不能适用本条作为犯罪处理。
满足下列情况的,可以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l、构成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只有主观上具备诈骗的故意,客观上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才能构成本罪。 2、分清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正确认定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的信用卡诈骗罪。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行为人具有不同的主观故意。 3、如果存在下列情形可以证明行为人没有诈骗故意的,不能以犯罪论处:(1)不知使用的是伪造、作废的信用卡的。一般来说,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大多可以推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诈骗故意,因为行为人自已是否拥有信用卡其本人应该是清楚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1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