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
造成后果的情况下。如果需要法律帮助,我愿祝你一臂之力;如果满意请采纳并给予评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扩散、传播。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心理负担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东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观上的一种感受。因此,行为人的某些行为如果没有造成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则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侵害名誉权的立案标准是既要产生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又要给当事人造成损害,这样法院才会立案审判。
必要时,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无权决定、处理事项、违反规定处理公务、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行为。 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 1、死亡1人以上,重伤2人以上,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轻伤5人以上 2、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不足1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4、公共财产和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不足2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5、未达到3、4两项金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足2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6、公司、企业等公司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破产的; 7、虚假,不报告。延期报告。虚假报告或指示。强制不报告他人。延期报告。虚假报告的情况,重大事故的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急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符合刑法第九章规定的特殊渎职罪构成要件的,根据该特殊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不符合刑法第九章规定的特殊渎职罪的主体要求,但滥用职权涉嫌前款第一项至第九项规定的情况之一,根据刑法第三十九七条的规定以滥用职权罪追究刑事责任。
满足以下要件才会构成侵犯名誉权: 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2、行为人行为违法对于该构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未作明确解释,我们认为,按照惯例,此处的“法”应作限制解释,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于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可以约束行为人,但是违反这些规定,受害人并不得据此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3、存在损害后果由于名誉权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名誉权的损害后果与一般侵权后果的表现有所不同,前者较为隐蔽,且举证比较困难。如公民因加害人行为导致社会和他人对其品德评价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为导致商誉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终止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8人已浏览
305人已浏览
238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