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在鉴定结论下来后15天内,伤者和用人单位无异议了,就算是正式生效了。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
伤残等级鉴定要根据具体的受伤部位、受伤程度、康复情况、功能障碍以及事后恢复可能性等因素来综合判断,且鉴定是由专业的鉴定机构来鉴定,而不是一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者如果是对劳动能力的伤残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如果是对工伤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去法院起诉。
伤残鉴定结论时间为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八条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 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限可以延长,延长时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鉴定时限延长的,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 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鉴定时限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不服障碍等级的结论该怎么办:(1)工作人员不服障碍等级的结论,正确的做法是通过从下到上的复查程序,保障鉴定工作的公正合理。也就是说,如果员工不服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的残疾鉴定结论,可以向省劳动委员会申请再鉴定,省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是最终结论。(2)工作人员对残疾等级的结论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如下:一是行政复议方法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当然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发表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9年11月23日发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障碍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见第5条)。也就是说,对劳动力鉴定等级不服的情况下,公民、法人提出法律诉讼和法院受到事件的处理没有法律依据。二是从劳动鉴定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性质来看,不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因此,残疾等级鉴定工作按照国家评价标准进行,劳动鉴定委员会由当地政府协调劳动,卫生和工会等部门合作,支持该事业的虚设机构,劳动鉴定办公室的工作由具体组织实行。残疾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的鉴定是医学专家组根据工作人员受伤的技术结论,部分属于技术和事业工作,不是具体行政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3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