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死刑缓期执行是我国刑法所独有的一种刑罚制度。它适用于应当判处死刑,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罪犯。死刑缓期执行期限固定为两年。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
死刑缓期,全称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是一种执行死刑的制度。法律规定,应当判处死刑的罪犯,不必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这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这意味着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在两年缓刑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在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在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犯罪的,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刑法第七十二条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宣告缓刑。对18岁以下的人、孕妇、75岁以下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悔改;(3)无再犯罪的危险;(4)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地区、场所,接触特定人员。
死刑缓期执行,是我国刑法所独有的一种刑罚制度。它适用于那些应当判处死刑,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罪犯。死刑缓期执行期限固定为两年。实行这个制度,是为了体现不废除死刑,但杀人要少的政策。它没有放松对罪大恶极的罪犯的惩办,同时又给某些罪犯以悔罪自新、重新作人、争取减刑的最后机会。这种制度,对于分化瓦解敌人,惩罚和改造罪犯是有利的,而且可以为国家保存一批可以利用的劳动力。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了,在其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考验期间内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 缓刑适用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死缓用于被判处死刑但不需要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二者区别如下: 缓刑的区间是可变的,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死缓恒定为两年。 缓刑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死缓要关押。 对判处缓刑的,如果考察期内没有故意犯罪,则原判刑罚视为执行完毕;死缓考察完毕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的减为有期徒刑。
1、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2、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3、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7人已浏览
440人已浏览
627人已浏览
3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