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的约束和保护。但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
1、抵押合同的风险。贷款合同是主合同,抵押合同是从合同,后者的有效性取决于前者的有效性。因为抵押权是一种从属权利,它的发生是以一定债权关系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间借贷是一种常见的借贷方式,主要是在普通人之间进行借贷。它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那么,民间借贷可靠吗?民间借贷有什么风险?民间借贷中出借人应注意哪些问题?四川恒融律师事务所吴岩律师解析。民间借贷可靠吗?民间借贷肯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在人民银行公布贷款利率4倍以内的利息约定都会受到法律保护。所以,关键还要看借款人的实力和信誉度,以及是否设定抵押、质押、保证等担保。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出借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民间借贷的风险参考如下,(一)借款用途的风险。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情节严重的还将构成犯罪。如发现借款人筹集资金是为了贩毒,赌博,等非法活动的,应当予以拒绝。 (二)债务人的身份风险。出借人要注意借款人的身份,并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条,以免受骗上当。 (三)借款利息的风险。利息风险包括没有约定利息、约定的利息超过有关规定、约定的利息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约定利息要合法。借贷关系的成立,出借人的初衷是为了赚取一定的利息收入,但是利率的约定也是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调整。 (四)借款履行的风险。借款是否履行,不仅要看借据,更要看付款凭证,因此,在发生借贷关系的过程中,最好通过银行交付,不要用现金进行交付。 (五)诉讼时效的风险。在借贷案件中广泛适用一般诉讼时效制度。所谓一般诉讼时效,指法律规定的公民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的期限,自公民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情形的,就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这样,债权人就丧失了实体胜诉的权利。
关于民间借贷是什么以及其风险: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 风险有: 1、借据风险。民间借贷的借款凭证一般分为口头、借条、借款合同三种类型。其中口头借款适用于小额短期亲友间借款,且最好有第三方人员在场,以防发生纠纷。一般而言借条或借款合同应该具备的内容必须包含借款人,出借人,借款金额,约定还款日期,约定借款利息,约定出借方式,借款日期,双方签字。建议民间借贷即使发生在亲友之间也有必要书写规范的借据书。 2、用途风险。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借款给赌博、贩毒、贩卖枪支等非法方面,借款予以收缴。所以贷款人放款时,先了解清楚贷款用途。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5人已浏览
255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3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