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集体土地上房屋强拆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收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
法院裁定强拆,实际上是“强制执行”程序。 因为土地性质的不同,导致强制执行地上房屋拆除的法律依据是不同的。对于强拆的裁定或者判断,可以根据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政府强拆属于行政强制行为,行政强制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否则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属于违法行为,政府要对你的房屋进行赔偿。 2、行政强制要符合如下程序:a、要给你书面的催告书,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履行义务的期限; (二)履行义务的方式; (三)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 (四)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b、要听取你的陈述与申辩。对对你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记录、复核。 c、向你出具强制执行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强制执行的理由和依据; (三)强制执行的方式和时间; (四)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d、政府在强制执行前,还应当向你出具代履行决定书,代履行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代履行的理由和依据、方式和时间、标的、费用预算以及代履行人; e、代履行三日前,政府还应当再次催告你履行。 f、代履行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派员到场监督; g、代履行完毕,行政机关到场监督的工作人员、代履行人和当事人或者见证人应当在执行文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3、在强拆时,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下达裁定的条件:“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 程序:拆迁人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根据情况,对拆迁人先予执行的申请做出裁定,如果同意,就发给同意《先予执行裁定书》,拆迁人拿着《裁定书》去强制拆迁。
遇到强拆可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向上级部门进行投诉控告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第三十一条规定,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5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