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司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
民法典相当于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百科全书,包括处理各种民事纠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民法典》规定的意定监护。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提前与其近亲属和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其监护人。当他们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人应履行监护职责。
善意第三人,即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已经办理了登记的权利人。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人,不法将动产或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对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明确非营利法人的核心标准:非营利目的,不分配利润原则。《民法典》第87条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的明确的界定:“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从此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判断一个法人是否属于非营利法人,核心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其目的是否为了公益目的或其他非营利目的。其他非营利目的,为成员、会员利益而服务的互益性目的,如第90条列举的会员共同利益。而非营利法人另外一个核心标准是不进行利润分配,这是“非营利”含义的准确释义,而不能偏差地理解不能取得盈利或利润。而对于进行一定利润分配的社会企业,虽然也可能为公益目的或其他非营利目的服务,也不属于非营利法人。本法第95条也再次强调了非营利法人剩余财产的分配原则,这也与《慈善法》和相关配套法规的规定相一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03人已浏览
607人已浏览
6,601人已浏览
1,6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