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成都市最新限购政策规定,成都市中心城区及一圈层区县,以及高新南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属于限购区域,二圈层区市县不属限购区域。 1、成都市...
根据成都市最新限购政策规定,成都市中心城区及一圈层区县,以及高新南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属于限购区域,二圈层区市县不属限购区域。 1、成都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近十年来,在国家的有关政策下,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程度一直处于十分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引来了一大批知名该企业入驻。因此,有大批的外来人口有了在成都置业买房的需求。可不是成都户口能在成都买房吗正文部分会有详细解答。不是成都户口能在成都买房吗此种情况是可以在成都买房的。在成都购买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上,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一年度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水平,且实际居住的市外人员,可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在成都一次性购买总价40万元以上的商业用房、办公用房的市外人员,其合法固定住所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一年度政府规定的城镇住房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标准的,可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2010年4月前在中心城区商品住房集中建设区配套建成公办国家、省示范性中学,优质品牌小学、幼儿园,外地购房入户者子女与本地居民子女一视同仁,就近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就读。买房程序:1、买房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足够的预算,还要多去几个楼盘看看,看看周围的环境,有没有学校,幼儿园之类的公共设施,方便以后的生活。进过多次考察即可定下来在哪里买房了。买房子的流程有哪些 2、如果你已经确定在某一个小区买房,好了第一步就是找售楼顾问,让他给你介绍一下楼盘与楼层,一般来说楼层在4,14,18及顶楼都不好卖所以价格相对便宜,高层尽量不要太低的楼层一面影响采光。3、买房首先要先定好楼层交一部分的定金,或者5千或者1万这个都不一定。定金交了说明这个房子就是你的了。以个周之内交齐首付,而首付通常来说是百分之三十。但是一定记住计算方法不是总房价的百分之三十。是总房价的万元单位乘以百分七十得到的万位是你的贷款钱数,总房价减去这个数才是你的首付。4、在准备首付的同时,开发商会给你开一个公共维修基金的单子,这个单子是你要去银行自己去交的,大约是一百多乘以房屋面积。所以说首付再加上这个维修基金才是你购房的首期款。5、一周之内去售楼处刷卡交齐首付,记住首付刷卡最多只能刷两张卡,第三张卡要收费80元手续费,所以一定不要多于两张卡。一起手续办完就等着签字吧。有大量的字要签。6、一周之内去银行办理贷款,办贷款有两种还款方式,一是本额一起还再就是开始换的多后来还的少。办完这一切等着交房时候在拿契税,契税金额是总房款的百分之1,90平方一下是百分之一。
限购部分区域,说准确点是成都市老城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限购,以及周边区(市)县像郫筒、温江等限购,但不是所有。具体的你可以上网查查限购政策。入户
一、成都限购对大成都户口影响大么?根据成都市最新限购政策规定,成都市中心城区及一圈层区县,以及高新南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属于限购区域,二圈层区市县不属限购区域。1、成都市高新南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户口,可在本区内购房,也可跨区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及一圈层的其它区县购房,但不能在高新南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间跨区购房。2、成都市中心城区及一圈层其它区县的户口,可在中心城区及一圈层区县间跨区购房。3、成都市二圈层区市县的户口,只能在二圈层区市县购房。虽然户口不在限购区域内,但工作单位在限购区域,并缴纳社保两年以上,也可在限购区内购房。二、成都限购政策有哪些具体内容?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县范围内实行住房限购,同一身份自然人、法人只能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法人单位经审查确属用自有资金购买商品住房且用于职工自住的除外)。严格执行住房限购地区信贷政策,购买二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将二手住房纳入限购范围,购房者在住房限购区域购买二手住房的,应符合成办发〔2016〕37号、成办发〔2016〕45号文件规定的购买商品住房条件,且只能新购买1套住房(包括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区域内购买住房的,购房者须具有限购区域户籍,或在限购区域稳定就业且连续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24个月以上。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限购政策继续按成办发〔2016〕45号文件执行,但其中非本区户籍居民须连续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24个月以上。综上所述,目前成都限购政策是针对主城居民的,持有限购区域户口的居民最多可以购买一套住房,并且要满足连续缴纳社保满两年的条件。也就是说成都限购对大成都户口的影响要分开看。如果是下面各个县城的居民想在当地买房子,是不受限购政策影响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8人已浏览
341人已浏览
453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