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即使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也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可以宣告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规定,法律是为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对违反《刑法》的被告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缴纳罚金是附加刑,不是减刑的条件。
法院错判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要赔偿。赔偿标准的原则是既要使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失得到适当的弥补,又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和财力负担状况。国家赔偿标准基本采用的是慰抚性原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五十五条规定——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执行。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先行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 即法院宣告缓刑以后,必须先行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接到法院决定后,应无条件的办理释放手续,发给释放证明。最迟当日24时之前,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就可以离开羁押场所回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2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