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一般情况下,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若无法定事由,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
1、一般情况下,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若无法定事由,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行政诉讼案件一般没有申诉,只有对一审判决不满时提起的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二十年”或者“五年”最长起诉期限规定的前提,是当事人既不知道诉权和起诉期限,也不知道行政行为的内容。如果当事人在此期间已经知道了行政行为的内容,那么起诉期限就要从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不再适用最长起诉期限。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指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超过起诉期限的,起诉人丧失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权利。起诉期限不同于诉讼时效,不能中止、中断和延长,只要超过起诉期间就丧失起诉权。因此,法院在立案时,首先要审查起诉期限,超过起诉期限的,一律裁定不予立案。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不动产行政案件的起诉期限应为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不超过二十年
行政诉讼要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原则; 2、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原则; 3、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4、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5、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6、当事人有权辩论原则; 7、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