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航班延误新规定 航班延误新规:非航空公司原因延误旅客自理费用 《规定》原文第二十九条分四款规定,明确了航班延误的原因以及各航空公司应该承担的...
乘客与航空公司建立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关系后,只要航班不合理延误,航空公司就应当承担相应责任,至于延误发生在哪个时间段(有可能是登机前,也可能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航班延误新规定 航班延误新规:非航空公司原因延误旅客自理费用 《规定》原文第二十九条分四款规定,明确了航班延误的原因以及各航空公司应该承担的责任。将延误原因予以分类,首次明确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李晓津介绍,《规定》将航班延误的原因进行了更为清晰的分类,一类是由于承运企业自身原因导致的,一类则是因为天气等客观因素造成的。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导致的延误,必须为旅客提供餐食住宿服务,天气等原因造成的延误,航空公司则只需要协助旅客安排食宿。“但现在延误时间长了以后,航企都会为旅客提供食宿。”李晓津说。国内一家大型航空企业地面服务部负责人告诉,如果航班延误4个小时以上,他们会免费为旅客提供饮用水和餐食,如果需要过夜还会安排就近宾馆住宿。目前并没有因为航班延误原因不同而区别担责。 李晓津说,《规定》清晰的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不是所有延误的责任,航空公司都要承担,但也人性化地提出,在中转和备降机场,航空公司要负责旅客食宿。 航班延误新规:航空公司30分钟内应告知延误信息 《规定》明确,在出现航班大面积延误之前,航空公司接到延误信息,要在30分钟以内通知购票旅客。并通过官网网站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延误信息。《规定》还指出,大面积延误下,机场要协调海关、边防、检疫、公安、地面服务等部门。夜间大面积航班延误期间,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协调延长机场巴士运营时间。首都机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首都机场早已经按照这样的处置流程应对航班大面积延误。在首都机场成立了由所有驻场单位、保障机构组成的运管委,根据航班延误登记,适时启动运管委应急响应,最高级响应,所有单位负责人要在运管委值守,协调处理相关环节的问题。首都机场巴士以及机场线也会在夜间出现大面积延误时适当延长运营时间。 国航方面有关负责人介绍,航空公司在接到民航空管部门的空管信息以后,根据自身的航班准备情况确定延误或者取消信息,第一时间联通呼叫中心向购票乘客发送。 航班延误新规:购票时应告知航班延误服务内容 《规定》第三章提出延误后的处置,明确航空公司应该明确航班出港延误及取消后的旅客服务内容,并在购票环节中明确告知旅客。航空公司的运输总条件中应当包括是否对航班延误进行补偿;若给予补偿,应当明确补偿条件、标准和方式等相关内容。民航行业专业律师张起淮指出,《规定》并未就航班延误时承运人应向旅客提供的经济补偿或赔偿制定统一的标准,这也是《规定》的一个遗憾之处。 目前我国针对航班延误赔偿标准没有相关立法,所以现在只能依据民航总局在2004年发布的一个指导意见作为航班延误赔偿主要处理依据。“这个指导意见对补偿的条件以及标准非常粗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他说,其实赔偿条件和标准还掌握在各航空公司手里,此项规定将导致各家航空公司出台不同的赔偿标准,不利于建立统一的规范和市场秩序。且在航空客运关系中,旅客始终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由航空公司自行制定赔偿和补偿标准,不利于保护旅客的合法权益。 航班延误新规:三种情况才可免食宿费 1.由于机务维护、航班调配、机组等承运人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 2.国内航班在经停地延误或者取消; 3.国内航班发生备降。 对于以上服务,如果航空公司(承运人)不能严格履行,将面临民航管理局的处罚。《规定》强调,未按规定为旅客提供食宿服务的,处4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的罚款。 虽然对航空公司也有相应的处罚条款,但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后很悲伤地告诉你,天气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或者取消的比例是最高的。 此外,对于“机上延误,即航班飞机关舱门后至起飞前或者降落后至开舱门前,旅客在航空器内等待超过机场规定的地面滑行时间的情况。 根据规定,机上延误超过2小时(含)的,应当为机上旅客提供饮用水和食品。超过3个小时(含)且无明确起飞时间的,承运人应当在不违反航空安全、安全保卫规定的情况下,安排旅客下飞机等待。 注意到,交通运输部发布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根据规定,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 只有在由于承运人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旅客才能享受到免费的餐食或者住宿等服务。
航班延误的频繁发生,耽误时间影响心情,如果能获得一些经济补偿,似乎能够宽慰一些。然而很多购买航班延误险的消费者发现,购买保险的时候,只需要在订机票时勾选航班延误险选项,就随机票一同支付了,然而在理赔的时候,却需要下载、打印、填写“索赔申请表”,找航空公司开“航班延误”盖章证明等“规定动作”。 市面上的延误险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航空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航空旅行险;一种是银行信用卡和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延误险;一种是保险公司通过商旅平台销售的延误险。 在各种航延险中,仅有少数航班延误保险可单独投保,多数在综合旅游保险中以附加险形式出现。保额可以自选,市场是多数以延误2至4小时以上为赔付标准,赔付金额200元、400元至上千元不等。 各家保险公司在理赔形式以及理赔渠道上并不统一,可以通过微信理赔、网站自助理赔、客服电话报案理赔。但其相同点在于,均为“被动式理赔”,即首要条件是被保险人自主申报。 以人保财险、安联保险为例,理赔时需要被保险人携带登机牌,在航程结束离开机场前到航空公司的柜台开具延误证明,登录保险公司官网或者打电话申请理赔,将上述材料寄往保险公司,一般10天内可以得到赔偿。 官网购买航延险赔付最繁琐 比起在保险公司官网购票时赠送的“航空旅程综合保险”要求提交各项书面证明,在一些票务网站上购买的航延险理赔则显得相对简单:“一般情况下,理赔无需航空公司出具书面延误证明,将根据民航系统的信息进行理赔。” 例如,通过携程等票务公司购买机票可选择购买华泰保险或太平洋保险提供的航延险。在理赔时,可以通过扫描保险公司二维码;输入证件号码及起飞日期进行报案;填写被保险人名下银行账户信息,提交申请;理赔资料齐全,保险公司审核;审核通过后,保险公司则为用户打款。 个别公司有条件主动理赔 仅有个别保险公司可以实现主动理赔,例如阳光保险,通过阿里去啊网站购买机票,同时购买阳光保险航延险后,飞机晚点时,系统将自动识别,无需被保险人申请,在航班落地后24小时内将赔偿金打入旅客的支付宝账号。 虽然实现了主动理赔,但仍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阳光保险客服人员也表示,目前仅有阿里去啊渠道购买的阳光航延险可以实现主动赔付,通过其他票务网站或渠道购买的航延险仍需被保险人主动报案。 还有中国平安近期通过旗下APP软件壹钱包推出的航延险,也可以实现主动赔付,且一小时起赔,理赔款自动到账,能实现下飞机时即可赔付。同样也仅有壹钱包渠道可以实现主动赔付。
若航班落地时间延误2小时以上(不包括2小时),无论任何原因、无需任何证明,旅客便可获得航班延误险理赔(即可额外享受200元补偿)。 理赔方法编辑 a、被保险人必须在30天内向保险公司报案,申请理赔,然后填写申请表,提交保险单以及个人的身份证明,出示航空公司或者其代理人出具的延误时间及原因的书面证明。有时候,还需出示商务旅行证明等资料。 b、各类“航空延误险”对于如何界定延误,都有不同的标准,有些是按照航班起飞时间计算,有些则是按到达时间计算。有些保险还规定,由天气等不可抗力引发的延误,不在保障范围之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