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由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夫妻双方离婚时关于一方...
有孩子的家庭离婚之后,通常是由一方直接抚养子女,而另一方则按时支付抚养费。当然,另一方同时也拥有探望孩子的权利。那么,要是父母一方被禁止探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禁止夫妻一方探望子女的,有以下解决办法: 与对方协商; 2、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强制执行。 法院情况下,法院强制执行只会采取排除障碍的措施,而不会对儿童的人身采取强制措施。 法律明确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对方有义务协助。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对方有义务协助。 行使探视权的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母探望子女,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禁止探望孩子的,被禁止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保护其离婚后的子女探望权,可以要求法院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罚款等方式。在离婚后未获得抚养权的父亲或母亲一方对孩子的探望权是一种法定的权利,不能随意被剥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实践中,离异后的父或母频繁探望子女,或违反探望的约定或规定会见子女,以致干扰了子女的正常生活,影响其身心健康。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在下列4种情形下,未成年子女及其监护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中止父或母探望的权利: 1、患有严重精神病或者烈性传染性疾病的; 2、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子女的; 3、探望权人与子女关系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4、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应当中止其探望权的事由。 如果非直接抚养方违反协议,频繁探望子女,且事实上影响了子女的身心健康,双方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直接抚养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中止对方的探望权。但是,如果非直接抚养方改正其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探望行为的,经法院确认可以恢复其探望子女的权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