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未成年人年满16周岁的,在盗窃金额不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前提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警告、罚款;盗窃金额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作为未成年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盗窃未成年人年满16周岁的,不构成犯罪的,父母应当严格纪律,父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未成年人偷东西,案件的性质取决于未成年人的年龄和盗窃物品的价值。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参考法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等。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第三十五条对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6人已浏览
811人已浏览
367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