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发生交通事故逃跑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取消汽车驾驶执照,终身不得取得汽车驾驶执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罚款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修正)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另外,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驾驶人将被罚款200到2000元,拘留15天。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第四十九条逃逸交通事故尚未侦破,受害一方当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受害一方当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无责任。第五十条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依照前款缴纳的罚款全部纳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交通事故逃逸罪的构成(1)行为人的交通事故行为必须达到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程度这是认定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础。若行为人未造成上述严重后果而逃逸,则不应认定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从重情节考虑治安处罚。(2)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知道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行为人未意识到交通事故发生而离开现场的,不能认定为交通事故后逃逸,只能认定为一般交通事故罪。需要强调的是,作者所说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假装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应视为交通事故后逃逸。(3)逃逸的目的是逃避法律调查,这是认定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重要因素。在实践中,肇事者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调查,但也有少数人因为其他目的而逃跑,如害怕被受害者的亲友和其他围观者殴打。这些人经常在逃离现场后迅速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接受法律处理。显然,这些人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因此,在确定时有必要区分它们,以确保法律的准确适用,并且不会浪费时间。当然,行为人出于正当目的逃离现场后,必须及时向有关机关报案,并接受法律处理。否则,如果行为人逃跑后没有消息,仍应视为交通事故后逃跑。(4)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不应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我国刑法规定的交通事故后逃逸不仅仅是指现场逃逸,还包括事后逃逸。关键是看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和社会危害性。交通事故发生后,虽然受害者及时被送往医院抢救,但仍应认定为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