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提起环境诉讼时效期为三年,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环境保护法》,诉讼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为...
区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环境监管失职罪 两罪同属结果犯的范畴,都是由于其行为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严重后果的发生,且主观上都含有过失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事人提起环境污染的赔偿诉讼的时效一般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是指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规定的时效期间,是对于各类民事权利予以保护的最长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例如:当事人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第十七年后至第二十年期间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其提起诉讼请求的权利,应当在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二十年内行使,超过二十年的,不予保护。也就是说,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无论何时起算,届满之时应是权利被侵犯的二十年之内。法条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诉讼。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房地产诉讼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20年以上,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5年以上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0人已浏览
33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