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宪法的制定颁布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一旦制定出来应该有一定的稳定性。1954年宪法就体现了这一点。但是从1966年开始的特殊历史时期,我国...
宪法的制定颁布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一旦制定出来应该有一定的稳定性。1954年宪法就体现了这一点。但是从1966年开始的特殊历史时期,我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是的,宪法权威是国家权力机关确立的,宪法的修改制定需要通过全国人民大会的批准,全国人民大会赋予宪法法律性质。 2、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尽管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社会中的人,因而当人权与某一个体的人相结合时,不能不打上这个人所处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烙印,从而使人权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就人权最原创的意义而言,它在本质上属于应有权利、道德权利。而且,虽然在人权源起于何时问题上,学者们有所谓人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是在法律之后产生的,或者认为人权是随着人类的生产而产生的等不同论断,但人权口号由17、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最先提出这一点上,则认识基本一致。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通过上面这篇文章,小编告诉了大家公民在宪法都有哪些权利,选举权、受教育权、劳动和休息权、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及财产不受侵犯权等都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当然,公民也要履行义务,比如维护国家安全、遵守法律法规、爱护公共财产等。在宪法的指导下,各级立法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法律法规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0人已浏览
533人已浏览
345人已浏览
2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