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这一问题整理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调解贯穿在民事纠纷的始终,只要双方当事人要求调解随时都可以向法院提出请求,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调解案件,一般...
民事诉讼开庭前不一定会进行调解。当事人拒绝调解的,不予调解;调解可以是开庭前,也可以是开庭后,直至执行阶段;人民法院一般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开庭前开庭后都可以进行调解。即使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还可以调解。调解是贯穿民事诉讼的始终的。
民事案件开庭前是不可以阅卷的,只有对已经审结归档的案件才可以阅卷。但律师可以阅卷。
有的 1、一般民事纠纷,现在都进行调解。不仅起诉前调解,起诉后开庭前调解,开庭后还可以调解。即使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还可以调解。就是说,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 2、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调解协议一旦双方签字,并经法院依法确认,即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3、调解是我国重要的诉讼制度,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方式。调解作为重要的诉讼机制,具有解决纠纷的独特优势,被国际司法界称为“东方经验”。《民事诉讼法》第八章就是”调解”,说明调解工作是非常重要的。2004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专门对调解工作进行规定。 4、当然,调解必须是当事人双方自愿的。《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5、对于离婚纠纷,法律规定必须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无论是否当事人是否愿意,都必须组织调解。既可以调解和好,也可以调解离婚。但当事人可以选择拒绝调解,只要不参加法院组织的调解就行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6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400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