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土地出让合同纠纷能否提起仲裁?

2022-08-06
土地出让合同中体现国家监督权、管理权、制裁权的内容而发生纠纷时,受让方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在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中,有很多内容是法律的义务性规定,体现着国家对土地的监督权、管理权和制裁权。如:受让人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和土地使用条件利用土地;出让人可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依法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需满足一定条件等。因收回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延续登记、征收土地闲置费等引发土地出让合同纠纷,受让人有权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也有观点认为,这类纠纷已不是土地出让合同纠纷,因为出让方并不是依据土地出让合同,而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作出了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如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行政处罚决定等。土地使用者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土地出让合同包含着很多法律的义务性规定,使得这一合同与一般民事合同有所区别,体现了国家的行政权。因此,当土地出让合同出现纠纷时,土地出让合同纠纷能否提起仲裁应当赋予受让方更多的法律救济途径,允许受让方直接依据土地出让合同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