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假冒专利罪,是指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在法律规定的专利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或者单位被授予的专利,侵犯他人或者单位的专利...
专利侵权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假冒专利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二者特征基本相同,客观上都有假冒行为,主观上都是故意犯罪,目的一般都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主体相同。二者主要区别表现在:1、侵害的客体不同。假冒专利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而假冒商标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2、假冒专利罪的侵害对象不是注册商标,而是被授予的专利。这也是二者在假冒内容上的差别。专利权被假冒了就要采取积极手段去维权,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专利虽然属于知识产权,但侵权纠纷是由人民法院和专利行政管理部门来界定,而不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向法院起诉维权之前,可以先跟侵权人试着协商,提出立即停止侵权并要求相应的赔偿,或者要求对方支付一定专利许可使用费,并且就之前的侵权行为拿一点赔偿。
专利侵权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其情节比一般的侵权行为的危害性更大,应当给予严厉的处罚。所以,我国《专利法》对于假冒专利行为,不但规定了假冒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和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假冒者“改正并予以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等行政责任,而且还规定,假冒者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假冒专利肯定是专利侵权,但专利侵权不一定是假冒专利罪。假冒专利罪的前提是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假冒他人专利仅限于四种情况:①未经许可,在制造或销售的产品、产品包装上标明他人专利号的;②未经许可,在广告和其他宣传资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码,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他人的专利技术;③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合同中涉及的技术被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④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侵权人未在其产品或产品包装上使用专利权人的专利号,未在合同、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专利权人的专利号,未伪造或者变造专利权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其行为不应当构成假冒他人专利行为。情节再严重,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只能通过民事救济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9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