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符合以下条件的,一般应认为构成重大误解: 1、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受到他人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的; 2、当...
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定。而当事人如果对合同内容存在着认识错误,作出了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该认识错误会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一般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这种合同不是基于事实的真实意思表示,因此可以撤销。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主张双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签订买卖合同等交易行为中。对合同内容重大误解的认定可以参考如下方面:一、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是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而非合同相对方的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二、重大误解中的误解应是对合同内容构成重大误解。也就是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不一致。三、产生重大误解的合同能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履行会使得误解者的利益受到较大的损失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四、重大误解导致合同撤销,应当是由于误解才导致签订合同。若没有误解则当事人将不订立合同或者虽然订立合同但合同条件将发生重大改变。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有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确定合同重大误解的方式是: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定。而当事人如果对合同内容存在着认识错误,作出了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该认识错误会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一般可认定为重大误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1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