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申请人年满18周岁。 2、申请人为中国境内的合法公民。 3、申请人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 4、申请人身体健康。 5、申...
1、申请人年满18周岁。 2、申请人为中国境内的合法公民。 3、申请人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 4、申请人身体健康。 5、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者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不因是企业职工参保,或者个体、灵活就业参保缴费不同,因为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当事人缴费年限、退休年龄、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历年缴费基数、当地历年社平工资等诸多因素,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其养老金自然有很大差别。当前,企业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一、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三、过渡性养老金,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国发[2005]38号文件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中人”。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计算。以河南省为例: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x视同缴费年限x1.3%。
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计算方法是这样的,职工退休时上年度所在的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即两个数之和的一半,作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发给百分之一。
企业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它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职责: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经办养老保险事务,依法收缴养老保险费,督促企业和被保险人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建立健全被保险人养老保险档案和个人账户,依法保障养老保险档案的安全与完整;依法支付被保险人的基本养老金和其他养老保险待遇;办理被保险人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的接转手续;按时编制养老保险基金的预、决算草案,编报会计、统计报表;依法运营养老保险基金,确保基金安全增值;向企业和被保险人提供有关养老保险的咨询、查询服务;组织推动对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核定: 1、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前一个月,应提出退休申请,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审核表》,一并随附以下证件和资料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 (1)身份证复印件; (2)拟退休人员档案; (3)新参保单位参保前已办理离退休(职)手续的人员,需提供原已审批的离退休(职)证明材料; (4)对因病退休、退职和特殊工种退休人员,提供公示时间和公示内容; (5)政策法规规定的其它证件和资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参保单位申报的证件和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2、审核通过并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退休的人员,建立离退休(职)人员信息数据库,打印《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单》一式三份,社保机构、存档、退休人员各一份。 3、自批准退休(职)的次月起,办理养老保险待遇申领手续齐全的支付养老金,每月通过银行或邮局实行社会化发放。 4、离退休(职)人员死亡的,退休前所在单位或社区管理服务机构或其供养亲属,应在其死亡之日后5日内,填写《离退休人员死亡待遇申请表》,计发离退休(职)人员死亡待遇。对于死亡后不能及时提供死亡证明资料的离退休(职)人员、失踪人员、判刑或劳教人员、拒不提供生存状况或无法证明生存状态的人员,养老保险机构停发其养老保险待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3人已浏览
432人已浏览
681人已浏览
5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