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当事人和见证人拒绝签字的情形,现实中并不鲜见。《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对行政机关调查或检查时收集证据进行了“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
不签字不影响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生效,只要送达时注明即可。如对行政处罚有异议,可以提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 狭义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签字不影响行政处罚决定的有效性,只需在交付时注明即可。对行政处罚有异议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狭义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者其他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规不构成犯罪的对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广义的行政处罚不仅包括上述狭义的内容,还包括企业事业单位规定的一些行政人事处罚内容。公平、公开的处罚原则是指行政处罚的设置和实施必须与对方的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相同。行政机关在处罚中应当以同一规模平等对待受罚者。处罚披露原则是指必须披露行政处罚的依据、程序和结果。行政机关对行政处罚的法律规范、执法人员的身份和主要事实依据,除可能损害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外,还应当向当事人披露。
不签字不影响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生效,只要送达时注明即可。如对行政处罚有异议,可以提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决定书可以不签字,但是还是会受到惩罚。对于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无论触犯几个法律条文,构成几个处罚理由,以及由几个行政主体实施处罚,只能给予一次罚款。如果几个行政主体对涉案违法行为都有权罚款,根据效力优先原则,应该是谁先罚款谁有效。
不予处罚。根据规定,A.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B.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C.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D.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再给予行政处罚。经过调查,发现行政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公安机关办案部门以上负责人批准,终止调查:(一)没有违法事实的;(二)违法行为已过追究时效的;(三)违法嫌疑人死亡的;(四)其他需要终止调查的情形。公安机关终止调查时,违法嫌疑人已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05人已浏览
389人已浏览
695人已浏览
5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