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4、人身伤害案件首先报案,其次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及时报警,由交警部门及时处理根据现场情况做出交通事故认定书,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
(一)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有争议 先立即报警,如果车辆受损的标明事故车辆位置,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交通警察到达现场后制作事故认定书,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调解: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二)诉讼:一审1、起诉(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2)立案审查(3)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4)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对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不服的10日内可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5)案件受理后,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2、开庭审理(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在调解笔录上签字后生效(注意:现在修改了,只要在调解笔录上签字就生效,而不是在领调解书时才生效)(6)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7)向法院告申庭提出再审申请(8)未达成调解协议(9)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10)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11)不同意裁判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现在交上诉状应到一审法院,由法院开具交费通知书,然后到二审法院交费)2、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1)维持原判(2)改判(3)发回重审宣判后,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对判决不服可申请再审。但申诉不影响执行。
1、交警在处理肇事车辆的时候只要相关证据固定完毕后,就可以放车,在这方面交警没有违规行为; 2、事故责任该的划定是和民事赔偿相联系的;事故责任该的划定主要考虑在发生交通事故中哪方有过错?过错的大小?
一、现场勘查1.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即行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必须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2.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须严格在承诺制度的时间内快速赶赴现场,并快速处置现场。3.进行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摄影、制图、丈量、勘验等系列工作。现场勘查必须做到依法、及时、全面、准确。4.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在现场图上签名。5.为检验需要,必要时可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的相关证件。6.与当事人预约事故处理时间。7.事后展开调查必须依法进行,包括询(讯)问、痕迹提取检验、技术检测、损害评估和其他必要的鉴定。二、责任认定1.在调查阶段,必要时可召集当事人进行举证。2.在查明事故的基本事实和收集充足的证据后,严格接照规定时间依法作出责任认定。3.公布责任时,必须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讲清事故的基本事实和认定责任的理由与依据。4.告知当事人若对认定书不服,3日内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或应当在民事赔偿诉讼当中一并解决。三、处罚1.责任认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应把对责任当事人作出的处罚意见呈送领导审批。2.根据领导作出的处罚决定填写处罚裁决书。3.向责任人宣布处罚裁决。4.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和法律时效。5.办理处罚的相关手续。6.执行处罚。四、赔偿调解1.收集与损害赔偿相关的证明、票据、各种资料。2.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询问各方当事人或代理人是否愿意进行赔偿调解。愿意调解的,调解次数最多为两次;不愿意调解的,告知当事人可在法定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3.调解成功后,制作《调解书》,并分别送交当事人。4.调解未成功的,应当填写《调解终结书》,送交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可在法定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81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2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