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按类领表有市城镇居民常住户口、住房面积没有达标的居民家庭或者无房户,可按不同类别分别领取《市城镇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家庭住房和收入核定表...
1、书面申请;2、填写《合作型保障性住房申请表》;3、申请人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口薄(验原件交复印件一份);4、申请人家庭成员所在单位出具的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申请条件: 1、申请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且共同生活; 2、上海廉租房购买申请家庭成员在本市实际居住,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满3年,且具有申请所在地城镇常住户口满1年; 3、申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7平方米(含7平方米); 4、3人及以上申请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低于2500元(含2500元)、人均财产低于90000元(含90000元),2人及以下申请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低于2750元(含2750元)、人均财产低于99000元(含99000元)。
首套房契税收多少家庭首套唯一住房如何确定契税缴纳标准受购房者房产拥有情况和所交易房屋的面积影响。契税是指在房屋产权发生转移或者变动的时候,由房屋产权承受人缴纳的一种财产税。在房产交易中,契税由买方缴纳,缴纳标准不同,缴纳税率依据购房者房屋拥有情况和房屋面积而定。具体的缴纳标准和房屋认定方法请看下文讲解。契税收取标准 1、若购买普通住宅切该房屋是家庭的唯一住房:①户型面积≤90平方米,契税税率为房款的1%②90平方米<户型面积≤144平方米,契税税率为房款的1.5%~2%,税率减半征收;③户型面积>144平方米,契税税率为房款的3%~4%征收。 2、若购房者购买非普通住房、二套及以上住房(非家庭唯一住房)、商业投资性房产(商铺、办公写字楼、商务公寓等),均按照3%~4%的税率征税。契税计算方式: 1、新房契税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2、二手房契税税额=税率×房地产评估价。契税缴纳范围缴纳范围:土地使用权出售、赠与和交换,房屋买卖,房屋赠与,房屋交换等。①以房屋权属作价投资、入股;②以房屋权属抵债;③以获奖方式承受房屋权属;④以预购方式或预付集资建房款方式承受房屋权属。怎么确定是家庭唯一住房?首先要说明的是家庭唯一住房不一定是首套房。举例来说,若您(包括家人)购买了一套房子之后又卖掉,这是家庭内没有一套房子,再买房子就是家庭的唯一住房,可是再购买的房子就已经是二套房了,所以家庭唯一住房≠首套房。若是您对这个概念有疑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确定此次交易是否是家庭唯一住房: 1、在地税部门查询纳税人的纳税记录。 2、房地产管理部门出具证明材料。若纳税人对纳税记录有疑问,可以想户籍所在地的房地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请求出具纳税人家庭住房情况书面证明材料,从而进行确认。 3、纳税人写保证。若是以上两种方式仍无法进行确认,地税部门会要求纳税人提供书面诚信保证。需要购房者注意的是,国家政策规定,契税税率在3%~5%之间,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地方情况,在这个范围内进行调整,故而不同地区的契税收取比例会有所不同。建议您在房产交易前,向当地房管局进行咨询,以当地规定为准提前准备好税费,以免影响交易。
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首次提取应提供下列证明材料:(一)购买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合作建房、集资建房等自住住房的,提供购房合同或购房协议、购房发票;(二)购买危改回迁房的,提供拆迁协议、购房发票;(三)购买二手房的,提供房产证、契税完税凭证;(四)购买公有住宅楼房的,提供单位房管部门出具的购房协议或者购房证明、购房收据;(五)大修、翻建自住房屋的,提供所属房管或物业部门的大修证明和产权证明、购买材料的明细发票或分摊到个人的费用发票;(六)自建自住住房的,提供规划、房管部门宅基地批复或建房批准证明文件、购买材料及其他施工费用的费用发票。职工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的,首次提取应提供借款合同、首付款发票。职工支付房租提取的,应提供房屋租赁合同、房租发票、承租人夫妻双方的收入证明。职工离休、退休提取的,应提供离、退休证或劳动部门相关证明。职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提取的,应提供劳动部门出具的职工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职工出境定居提取的,应提供户口注销证明。职工生活困难,正在领取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提取的,应提供《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其继承人、受遗赠人提取的,应提供职工死亡证明、公证部门对该继承权或受遗赠权出具的公证书或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进城务工人员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提取的,应提供户口证明和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职工在职期间判处死刑、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刑期期满时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提取的,应提供人民法院判决书。职工遇到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提取的,应提供单位或所在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材料。委托他人提取住房公积金(不含单位办理提取),应提供委托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人身份证明。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8人已浏览
652人已浏览
94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