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个人股权转让避税的具体途径有: (1)利用“正当理由”实现低价转让股权 根据67号文第十条规定,股权转让收入应当按照公平交易原则确定,同时,...
股权转让缴纳个税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应于股权转让相关协议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企业法人股权转让避税:(1)利用税收的差异性避税利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税负差异避税;(2)利用税法本身存在的漏洞;(3)转让定价避税;(4)资产租赁避税;(5)避税地避税;(6)让利销售避税;(7)运用电子商务避税。 避税与逃税的区别: (1)适用的法律不同 避税适用涉外经济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后者仅适用国内的税法规范。 (2)适用的对象不同 前者针对外商投资、独资、合作等企业、个人;后者仅为国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3)各自行为方式不同 前者是纳税义务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不完善,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人为安排,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纳税的目的的行为;后者则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纳税到期前,有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其他财产及收入的行为,达到逃避纳税的义务。一般情况下不构成犯罪,严重的构成偷税罪,手段情节突出的可构成抗税罪。
一、公司股权转让如何避税 1、公司股权转让可以通过分配被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来降低转让对价、或者采取先增资、后转让的办法避免重复征税、采取先上市,后转让股权的方式避税等。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人股权转让避税如下: 1、个人股权转让合理避税有以下几种方法:能证明被投资企业因国家政策调整,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导致低价转让股权;继承或将股权转让给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关系证明的亲人;本企业员工持有的不能对外转让股权的内部转让;其他合理情形。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一款,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4人已浏览
323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