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保险受益人又称为“保险金领取人”,是指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在保险事故发生或者约定的保险期限届满时,依照保险合同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我们常说的保险合同受益人也就是保险受益人。保险受益人又称为“保险金领取人”,是指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在保险事故发生或者约定的保险期限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合法性,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利益,包括依法律的直接规定所产生的利益和依当事人的约定所产生的合法利益。 (2)确定性,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必须是确定的现有利益。 (3)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不存在代位追偿问题。 (4)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必须在合同成立时存在,如果在订立合同时保险利益不存在,则订立的合同无效。
人身保险受益人为配偶,离婚后受益人怎么认定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介绍,实践中,受益人的指定一般都是由保险格式条款提前拟定,由投保人或者受益人进行选择,“有的保险单在受益人这一栏是选择题,列明父母、子女、配偶等,由投保人打勾。这种规定不够明确,身份关系一旦发生变化,就会产生争议,比如离婚。”最新出台的《保险法解释三》第9条对此情形进行明确,“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为同一主体时,根据保险事故发生时与被保险人的身份关系确定受益人;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为不同主体时,根据保险合同成立时与被保险人的身份关系确定受益人。就是说,丈夫为自己投保,丈夫既是投保人又是被保险人,受益人写的是‘配偶”,一旦再婚,受益人就是现任妻子,不是原配。妻子为丈夫投保,丈夫是被保险人,受益人是‘配偶””,一旦经历再婚,受益人依然是原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规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应认定指定行为无效。当事人对保险合同约定的受益人存在争议,除投保人、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之外另有约定外,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受益人约定为“法定”或者“法定继承人”的,以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为受益人;(二)受益人仅约定为身份关系,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为同一主体的,根据保险事故发生时与被保险人的身份关系确定受益人;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为不同主体的,根据保险合同成立时与被保险人的身份关系确定受益人;(三)受益人的约定包括姓名和身份关系,保险事故发生时身份关系发生变化的,认定为未指定受益人。
不是,受益人的资格一般没有限制,自然人、法人均可为受益人。依据我国《保险法》,有以下指定受益人的相关解释: 1.被保险人和投保人都有权利指定受益人。其中,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需要被保险人同意;而被保险人可以独自指定受益人,无需投保人同意。 2.如果投保人是被保险人的雇主(公司),受益人只能是被保险人或者其近亲属,不能是公司。 3.如果被保险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是限制级别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实务中主要指未成年人),则由监护人(一般为父母)指定受益人。因此,按照保险法的规定,在被保险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指定任何人为受益人。而在我国的保险实务中,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为了防范道德风险,会要求受益人与被保险人需存在保险利益,通常指定父母、子女、配偶中的一人或多人为受益人。如果想要指定父母、子女、配偶以外的人为受益人,一些保险公司接受在承保以后做受益人变更。详情可咨询保险公司。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78人已浏览
1,266人已浏览
610人已浏览
4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