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刑法中,犯罪未遂并不是一个罪名,而是故意犯罪的一种形态,即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
最多能减一半刑期。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现实生活中偶尔有杀人未遂的情况发生,杀人未遂在上一般归为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的规定,的,处、或者十年以上;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遂有很多种: 1、对象不能犯:比如A预谋杀B,深夜看见B躺在床上便一刀刺过去,发现原来是枕头。 2、手段不能犯:包括使用的工具达不到致死的效果。 3、客观不能犯:就是客观方面达不到致死的效果。如A开枪射击B,但是B穿了防弹背心。 4、主观认识错误:如A开车撞死B,并B身上压过去,认为B死了,C路过发现B把他带到医院又救活了。 5、能犯的未遂,有实际可能达到既遂的未遂。例如A开枪杀,被B逃脱。实务中,杀人未遂的,一般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手段特别残忍,或者造成受害人严重残疾的除外。
对未成年人犯罪最高判处多久的问题,解释如下:我国刑法规定对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按照最高院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解释第13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才可以适用无期徒刑。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因此,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最高刑罚年限是无期徒刑。
故意杀人未遂,但致人重伤或残疾,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杀人未遂被判处十一年有期徒刑肯定属于重刑犯。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一种。故意杀人罪是故意犯罪中性质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一种犯罪,也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9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243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