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逮捕后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向司法机关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
逮捕后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向司法机关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逮捕后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向司法机关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5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刑事案件立案之后,就会进入到侦查阶段。而司法机关就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例如刑事拘留,而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则可能直接对嫌疑人进行逮捕。而在逮捕之后对于侦查羁押的期限,《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一般是是不能超过2个月,这从逮捕之后的第二日开始起算。
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期限 (一)强制措施期限 1、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2、拘留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4日,特殊情况最长37天; 3、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4、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二)侦查羁押期限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不得超过2个月; 2、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延长1个月; 3、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延长2个月; 4、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可以再延长2个月; 5、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期限。 (三)审查起诉期限 1、审查起诉时间,1个月; 2、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3、改变管辖的,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4、退回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 5、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 6、被不起诉人对依据刑法第142条第2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 (四)审判期限 1、普通程序一审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 3、二审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综合上面所说的,对于那些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的案件,是可以再申请延长的,因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5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1,4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