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请问公司现在是遇到什么法律事务,因网络交流条件有限,无法全面了解案情,建议来电咨询。...
一、消费者监督权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2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的权利,并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发生交通事故后拨打110,交警会根据现场状况判断事故发生原因、当事人的过错及责任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事故责任的划分是决定财产、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基础。若对责任认定有异议,可在认定书送达之日三日内向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提交异议申请。 其次,若车辆受损,可立即联系保险公司到现场定损;若人身受损,向交警部门申请委托司法鉴定所进行伤情鉴定,住院治疗则保存好出入院记录等。 最后,最关键的赔偿金额部分涉及残疾赔偿金、医疗费、误工费等专业计算以及证据部分建议委托专业律师进行处理,避免错过诉讼时效。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妇女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遭受不法侵害或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解决: 一是由行政机关按行政程序保护妇女权益,如公安机关依法对妇女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 二是由人民法院按诉讼程序保护妇女权益; 三是向妇女组织或者其他组织投诉而寻求救济,如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 四是碰到特殊问题就须向有关具体主管部门申请解决,如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就业、分配住房、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遭受不平等对待,或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情形遭到辞退时,受害妇女可以向所在单位的上级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解决,有关部门应当在充分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依法予以解决;五是向乡镇基层人民政府申请处理和解决。依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行政工作,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当妇女的上述权利遭受不法侵害产生时,可以向乡镇基层人民政府申请处理和解决。
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一定要注意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请。如果超过了法定时限,有关申请可能不会被受理,致使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即使被受理,也可能因为超过法定时限而请求主张得不到支持。主要的时限包括: (1)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即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4)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5)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 (6)申请工伤认定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7)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应在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发生在2年内进行举报申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人已浏览
563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