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法院开庭时间已确定的,可以调解。法院在开庭前、开庭中、开庭后,都可以进行调解。 2、如果是民事案件,调解是贯穿始终的。正常的程序是判...
可以开庭调解,但是如果开庭不去会被法院缺席判决,等判决生效后,银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你会被法院拉为失信人黑名单,限制高消费,高铁飞机都没办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你申请贷款和信用卡的资料是否真实;2、这些款项用途是否正常合理;3、在无能力全额还款之后有没有每月定期还款记录;4、是否有发生事件使你现在无能力全额还款;5、如果以上四点都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不用坐牢,这是民事案件,只会冻结你和你直系亲属名下的资产、甚至抵押变卖;6、如果不是,你至少要面临5年以上的刑事责任(坐牢);
1、普通的信用卡拖欠行为属于民事债务纠纷,开庭前或庭审中,应积极表达还款意愿,尽早与银行协商,达成还款协议。 2、如果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就会促犯《刑法》之“信用卡诈骗罪”。3、《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 第七十条在特殊情况下,确认信用卡欠款金额超出持卡人还款能力、且持卡人仍有还款意愿的,发卡银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
如果信用卡逾期三个月或银行两次催款后仍未偿还,银行将起诉当事人。一般信用卡债务起诉程序如下:1、首先,银行多次催款后,当事人仍未偿还贷款,银行将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经民事裁决审判后,当事人仍不归还的。案件可以移送公安机关调查,正式立为刑事案件。4、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当事人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信用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期限透支,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属于恶意透支行为,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综上所述,使用信用卡消费时也要理性消费,不要消费自己的信用。恶意透支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4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549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