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企业债券违约: 1、由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2、如果企业债券到期不能清偿,或者企业明显没有偿还能力的额,债权人可以向...
处置方式一:债务重组;处置方式二:违约赔偿诉讼;处置方式三:破产诉讼(重组、和解、清算);处置方式四:担保人代偿或处置抵押物;在我国现行法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债务违约后,债权人可以申请债务人破产,而且在目前国内的司法体系下,对债权人的权益还相对给予了一定保护,表现在提起破产申请条件放宽且举证责任轻等方面。 原则上,只要存在债务违约,债权人就可以提起申请,不一定需要债务人资不抵债。
上市公司债券违约后果包括四类: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在所有债券之中,财政部发行的国债,由于有政府作担保,往往被市场认为是金边债券,所以没有违约风险。但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地方政府和公司发行的债券则或多或少地有违约风险。因此,信用评级机构要对债券进行评价,以反映其违约风险。 2、利率风险 债券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利率是影响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当利率降低时,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债券价格会随利率变动,所以即便是没有违约风险的国债也会存在利率风险。 3、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又称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通货膨胀期间,投资者实际利率应该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若债券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8%,则实际的收益率只有2%,购买力风险是债券投资中最常出现的一种风险。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即变现能力风险,是指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卖掉债券的风险。 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0〕第2号)第二条:到期违约债券,应当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平台和债券托管结算机构予以转让,并采用券款对付结算方式办理债券结算和资金结算。第三条:到期违约债券的发行人应当按照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原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到期违约债券的主承销商或相关机构应当尽职履责,及时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督促发行人按时合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企业上市前违反债务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双方有约定的,按照合同承担违约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6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314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