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签订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原则,根据自己...
签订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原则,根据自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订立要遵循的原则有: 1、合同主体平等的原则; 2、自愿公平的原则; 3、遵循诚信、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的原则; 4、合法的原则; 5、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根据《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签订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如下: 一、平等、自愿原则; 二、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三、遵守法律,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四、遵纪守法原则; 五、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
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合法的原则 合法原则,是指订立劳动合同的行为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合法是劳动合同有效并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有它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1)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主体合法,即当事人必须具备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是指必须具备法人资格或经国家有关机关批准依法成立,必须有被批准的经营范围和履行劳动关系权利义务的能力,以及承担经济责任的能力;个体工商户必须具备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劳动者的主体资格,是指必须达到法定的最低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任何一方如果不具备订立劳动合同合同的主体资格,所订立的劳动合同违法。 (2)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必须合法。目的合法,是指当事人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宗旨和实现法律后果的意图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就业,获得劳动报酬;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劳动力来组织社会生产劳动,发展经济,创造效益。 (3)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内容合法,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确定的具体的权利与义务的条款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工作内容、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以及劳动安全卫生等多方面的内容,劳动合同在约定这些内容时,不能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6人已浏览
588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3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