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的是犯罪行为,在可以选择实施或不实施的情况下,因某种原因而选择了实施犯罪行为。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行为人...
1、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这是胁从犯成立的前提条件; 2、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行为人必须具有犯罪的主观故意,这...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这是胁从犯成立的前提条件; 2、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行为人必须具有犯罪的主观故意,这是胁从犯成立的主观条件; 3、行为人之所以参加犯罪是因为受到了他人的胁迫,这是胁从犯成立的客观条件。
1、犯罪分子成立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胁从犯的,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受到了他人的胁迫。《刑法》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胁从犯主观上不完全自愿参加犯罪,主观罪过性小,客观上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行为的危害程度轻。在处罚胁从犯时,一定要以其犯罪情节为依据。这里的犯罪情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被胁迫的程度,二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说明胁从犯的刑事责任轻于从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4人已浏览
219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